Nothing 在两款耳机、一款手机之後,已经证明了创办人 Carl Pei 裴宇已经能带来 something 有趣的事,但所谓「创业难、守业更难」,要如何保持初心之余,再推出更好的迭代产品,才是新创品牌能够长存之道。做为品牌定调作的真.无线耳机 Nothing Ear (1),搭上了近来兴起的 Y2K 复古潮流,以透明机壳造成话题,同时又以低定价吸引大众嚐鲜。今天登场的二代目 Nothing Ear (2) 就以提升品质为主调:音质、规格、造工都不同程度的升级。
外观、压感操作
看到手机、耳机都用上透明机壳,Nothing 不光只是蹭上 Y2K 复古风,而是真正以此为品牌为核心风格,加上要养成大家 Nothing 产品的熟悉感,所以不意外 Ear (2) 也保持着同样的外形 — 带杆子的「逗号形」设计。硬要从耳机本体上看出个差异来,就是在外侧印上的 Nothing Ear (2) 来证明。
官方表示 Ear(2) 耳机的改进都集中在内部结构,包括把天线位置移高,减少使用者身体的干扰;沿用 11.6mm 尺寸的单元,搭配使用 PU 和石墨烯物料,各取两者柔软和轻巧、高硬度的特性,提升高、低频两端的表现;同时采用了双腔体设计来提升声音细致度。
除此之外,Ear (2) 把前代的触控式面板改为小杆子上的压感式操作,这种更近似 Apple AirPods Pro 的操作方式,透过压按的次数和频率来定义操作,可以减少误触问题,是个乐见的升级。
说到在外观设计上有着最大改变的,是 Ear (2) 专属的便携充电盒。虽然乍看之下没有太大差异,但首先尺寸是减少了 20%,让整颗充电盒变得更小巧。再来就是造工的改变,Ear (1) 的充电盒是双层塑料盒子设计,以一个完整的透明底盖来盛载着电池的白色模组,以及像真空吸塑般的耳机的盘子,所以说盒子是中空的,有比较大的摔破风险。
来到 Ear (2) 的充电盒就简化了这设计,直接把盛载耳机的盘子变成中框的概念来处理,以一体式切割原块塑料,除了是增加强度之外,也让充电盒有着水晶一般的通透感,甚至是耳机是有如琥珀一样藏在盒子中。也不是所有的设计改变都是好的,就像充电盒中间白色的模组就没有前代的点状花纹,不过考虑到今代的模组是直接裸露出来,不是藏在夹层之间,在清洁上还是一马平川的比较便利了。
Ear (2) 的续航力为最高 36 小时,支援 USB-C 快充,也用上号称业界最小型的 Qi 无线充电线圈。耳机本体有 IP54 防护、充电盒则有 IP55,都较前代更高。
规格、个人化调音
Nothing Ear (2) 续用 Nothing X 手机 app,但 Ear (2) 独有由 Mimi Health 提供的听力测试功能,配以游戏方式的介面,分析双耳各别对於不同频率的灵敏度,再藉此生成建议的个人化 EQ。类似的功能并不罕见,不过 Nothing 的测试是在沙沙的噪音之中,再判定有没有听到蜂鸣声。最後出来的个人化 EQ 也确实与其他方案有不一样,但小编还是比较偏好 Nothing 原生的调音。
在 EQ 之外,Ear (2) 的 ANC 主动式降噪功能也由两级增至三级,分别为 -40dB、-30dB、-20dB 的水平,这主要是针对高强度的 ANC 可能会带来不适感的可能,要给予使用者多一个平衡的选择。同时,Ear (2) 还有新增了自动调节的能力,同时又有使用者的个人化降噪效果,後者要先身处在环境相对嘈杂的地方(建议音量大於 50dB),并让 app 自动校正降噪力。就效果而言,Ear (2) 在高强度降噪的效果都能抵抗一般公车上的杂音,只要不是有人在你旁边大声叫喊的话都是可以的;中强度就会多有一点杂音,但音乐有足够大的话也是能盖过。
虽然最新没有再热切关注串流音乐平台的高解析度支援,但对於真・无线耳机来说,Hi-Res Wireless 都似乎变成标配。二代目的 Nothing Ear (2) 也补回这个规格,不过所选用的却是相当小众的 LHDC 5.0,而非高通的 aptX 系列方案,这可能是为了减省需要的授权成本吧。今天支援 LHDC 的主要厂商为小米,另外有着恩怨情仇的 OnePlus 以及 Nothing Phone (1),所以刚好手执这些手机的朋友,可以试试看。不过对於 Nothing 来说,他们引述数据表示 Ear (1) 有超过一半的用户都是配对 iPhone 使用,所以要支援主流高清蓝牙编码也不是首要任务吧。
Nothing Ear (1) 和 Ear (2) 的外观虽似,但听感确实不一样。在上文提过的一系列改进之後,Ear (2) 的三频更为丰富、立体,让音乐感更突出,人声更实在,是有明显进步的程度,叫人满意。因为 Android 版本的 Nothing X app beta 有限人数,小编这回只选用 iPhone 的 Apple Music 无损音质作试听,相信换到 Android 版本後,能在 LHDC 编码加持下再提升细致度。
总结
试用过後,Ear (2) 虽然外观没有大改,但不管在听感、操作体验、设计上都有着有感的进步,前代使用者绝对可以考虑直接升级。价格而言,Ear (2) 是维持在 Ear (1) 在涨价後的 HK$1,199 定价,虽然 Ear (1) 的首发价有近半的加幅,但以一千出头港元的真・无线耳机来说,功能变得完备的 Ear (2) 还是有明显竞争力。